义工旅行:让你的行走更幸福

volunteer_asana41

短暂的一年义工之旅,旅行是载体,表达是核心,走到最后,我才发现原来自己一直想要表达的其实是对人的尊重与理解,理解这个世界上存在一些不同的人。

从高中毕业后,或者更小之时,利用寒暑假,分时段、分地点地去做义工,去远行,去打工,组合在一起,它依旧是一份父母送给子女的或者自己送给自己的厚重的毕业礼物。

过去的生活,我真的喜欢吗?

2010年末,我拖着两个大箱子从广州前往美国加州的圣迭戈交换学习,所学为统计精算专业,一个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北美地区,前途看起来都一片光明的专业。

到美国后,我的生活和大多数留学生类似:曾经一字一句地在键盘上敲了7个小时完成统计分析报告,第二天却发现两个U盘不翼而飞;曾经思乡心切地给国内的好 朋友打电话,却发现别人不是在上课,就是已经睡觉;曾经坐在图书馆熬通宵翻完货币银行学的课本,就为了准备第二天的考试;曾经在万圣节万人狂欢时,一个人 跑上跑下处理屋子的漏水。

这些事并不构成令我迷茫的原因。真正可怕的是,当翻开课本,计算着各项指标的平均值时,我却始终开心不起来。从头到尾,即便每年拿着学校的一等奖学金,我 依然在心里问自己:那又怎样?考试和成绩无法用一个平均值去抹杀个体的差异,在我的眼里,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天赋特长。我不喜欢自 己的专业,只是当初应着“经济热”,稀里糊涂地错把统计当经济填报了志愿而已。

可是我究竟喜欢什么呢?因为中考的缘故我不再画画,同样,因为高考的缘故我只看《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其实在很小的时候,我也曾梦想当一名画家,但现在连漫画书的顺序都看不懂……

我思忖了很久,很久。以现在的成绩,毕业后申请奖学金去美国念统计,出来后做数据挖掘或者统计分析师,讨一份稳定的生活并不困难。可是,我真的喜欢这样的生活吗?

站在加州圣迭戈这片土地上,仰望着星空,我一无所知。

汶川之行,改变之心在萌芽

结束美国的交换学习后,机缘巧合,我作为志愿者兼主持人,跟随“TED•多背一公斤”乡村演讲分享会去了5所“5•12”汶川地震后的乡村学校,演讲主题 是“创造”。4位横跨艺术、设计、教育、IT等不同领域的讲演者与孩子们分享了自己的故事,这趟汶川之行给我的心灵带来很大的震撼。

斫子曾穿梭在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各城市的村镇,特别是她镜头下的泰国,从旅行者的角度向生活者的角度步步进化,应着时间与思维的积累而显得格外自 然,无夸耀亦无贬低。回国至今,她多次在北京举办旅行讲座,以及“Living in, thinking out”(泰国•置身内外)的个人影展。

竹子曾经休学一年,背上行囊,自食其力地走遍了中国的大半江山,然后去英国伦敦念了一年书。汶川地震后他去了四川,成为保护羌绣文化的义工。我问他当年为 什么选择休学,他淡淡地回答:有时候书念多了未必是好事,你需要换一个方式思考问题,但前提是你得敢于放下,迈出第一步。

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在内地支教长达8年之久的台湾人萧安娥老师,车上我和她聊了足足4个小时,聊到她支教生活的艰辛与快乐,聊到家庭与生活,聊到情感和梦 想。她告诉我,她去过一个小山村,村里的男性——小到四五岁的男孩,大到80多岁的老人——全部都吸烟。因为这是传统习俗,代表烟火不断。某日,她和一个 14岁的男孩聊天,告诉了他很多关于吸烟有害的常识,那个男生便扔掉了烟头,说:“老师,我以后再也不抽烟了,以前从没有人告诉过我这些。”她很感慨,对 于台湾来说,少了她一个人不重要,但对于这么一个医学常识匮乏的山村,多了她一个,改变却是巨大的。或许就从那一刻起,一颗种子开始在我内心萌芽。说不出 缘由,一种强烈的感觉告诉我,义工旅行是我想去体验的生活,而且背后还有更为浩渺的东西等着我。

脚踏实地,过好当下

于是,我用一通通的电话说服了家人,在最后一刻收回了那封长达4页、推荐我去美国继续念统计的信件,保研申请表也直接锁进了柜子,顶着压力和一些朋友不太理解的目光,我不断申请国内和其他国家的义工组织,计划着自己毕业后的义工之旅的行程。

当你进入一个圈子后,类似于吸引力法则,很多你希望获得的信息便不断地从天而降了。一个月后,在“TED•多背一公斤”志愿活动中结识的一位大姐姐告诉 我,网上有人发布招募寒假去马来西亚有机稻米农场做义工的消息。怀着一颗兴奋的心,我立即发出简历和志愿说明。就这样,我的义工旅行开始了。

一年里,计划内+计划外,我先后去了马来西亚有机农场、西藏神山志愿者之家、尼泊尔儿童之家、印度特里莎修女之家、泰国雷神父基金会日照中心、孤独症中心、盲童学校等项目,从孩童到老人,从健康人到各种特殊人群。看尽生老病死、喜怒哀乐。

短暂的一年义工之旅,旅行是载体,表达是核心,走到最后,我才发现原来自己一直想要表达的其实是对人的尊重与理解,理解这个世界上存在一些不同的人。放低自己,抬头向上看,会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楚的东西在一路牵引我去体悟。

行走就像一块大石头,不断将我绊倒,既要谦卑地回头望自己走路的姿势,又要向内看清自己的各种欲念;没有外在的光可以照亮你,唯有内在升起的光才可以照亮自己,对自己诚实,才是最大的真实;未来遥远得一无所知,既然驾驭不了虚幻,就脚踏实地,过好当下。

做志愿者其实并不是在帮助别人,因为我从他们身上学到的,远远比自己付出的多得多;去过多少国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心摆在了什么位置,领悟到了什么;照顾好你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顾他人。

达到“换心”,那就是间隔年

大学毕业后,去远行,在西方人眼里,是间隔年。而在中国,大学毕业后彻底放手去间隔一年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是不现实的。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需要间隔 年,也不是每一段旅行都可以叫做间隔年,只要内心深处有所触动、启发、转变,达到了“换心”的效果,那就是间隔年。

间隔年,不一定要发生在毕业之后。我的建议方案可以被称为“义工旅行套餐”,也就是将零散的假期时间汇总到一起,打造一个自己的义工旅行计划。从高中毕业 后,或者更小之时,利用寒暑假,分时段、分地点地去做义工,去远行,去打工,组合在一起,它依旧是一份父母送给子女的或者自己送给自己的厚重的毕业礼物。

而我自己的义工旅行套餐,也是在大学期间加上毕业后的10个月,分时段、分地点组合而成的。义工旅行中所经历的故事、感悟与沉淀、前前后后的心历路程都如实地记录在了这本书中,可以说是自己拍摄并在旅游卫视播出的《安心之旅300天》加长版。

希望更多的父母阅读后能够更加理解间隔年或者义工旅行给我们心灵上带来的转变,这一年,相对于一辈子的“一”而言,意味深长;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在阅读后, 去追寻自己发自内心的东西,坚持,并为之付出,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也希望对旅行爱好者而言,义工旅行,会成为一个新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