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茵,凤凰卫视资讯台《新闻今日谈》栏目主持人。北京人,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热情爽朗、思维敏捷、适应力强。
1998年3月,第一次出现在凤凰卫视《相聚凤凰台》栏目里,是给观众带去大陆最新娱乐资讯的外景记者,而她自己还只是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的在校 生。从1999年正式加入凤凰大家庭,她做过出镜记者、节目主持人,节目涉及娱乐、旅游、新闻、专题等多种类型,包括《相聚凤凰台》、《DV新世代》、 《九州深呼吸》、《挑战丝绸之路》、《连线2008》、《中国江河水》、《新闻今日谈》等。由此,也可以看出梁茵在电视工作上的成长与成熟。(本文由海汇 润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特约刊出)
“念小学在奶奶家住的时候过的是最自然的生活。一放学,经过总参三院,有一堵不高的围墙,我总会爬上墙头去摘槐树的花,特别香,还能吃,我们还捣鸟 窝。走到最高处,就抱住电线杆滑下来。那时候,院子里的孩子无论男孩女孩差不多都很皮……”这是一个女孩20多年前的生活状态。
“关注长江生态,审视长江现状,记录长江两岸百姓生活。他们的目光是温和的、平等的,也是警觉的、锐利的。长江需要此番关注的目光。”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特别行政区前行政长官董建华如此评点这个女孩主持的大型公益电视行动《中国江河水》。
二十多年后的今天,这个又疯又野的女孩经过凤凰卫视十余年的历练,出落成一个稳重而不失敏捷的主持人。
童年的散养塑造了直率
北京海淀区厢红旗位于颐和园和玉泉山之间,此间有一院落坐落在风景秀美的西山脚下,该院落将星闪耀、高级军官云集,却又不乏文人墨客所特有的儒雅风采。这里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研究的中心——军事科学院。
梁茵无忧无虑的童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但这里的将星、军官甚至门岗卫兵都与她无关。
那时候,因文革而耽误学习的父母无暇照顾小梁茵,所以梁茵的童年大多在爷爷奶奶家度过的。“那时候,成天和一群大院的孩子爬树骑墙掏鸟窝,玩的特别 野,也特别快乐。尤其是槐树花开的时候,我们采了槐树花喂饱了自己又去喂兔子。吃了晚饭就和小伙伴们一起去爬山捉迷藏,跨过排水沟、越过一道警卫爬上山烤 土豆,当然也有被警卫发现的时候,我们就被拎下山,警卫回去我们也回去……”梁茵说,每每想起自己的童年总能感觉到槐树花的清香。
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时,父母工作都很忙而且还经常出差,梁茵都会隔三差五地住在亲戚或老师家,“我是被扔来扔去,走哪都是家,但我并没有被抛弃的感觉。”
梁茵说自己的童年以及后来的学校教育中都是被爱和鼓励包围着,“我父母并没有要求我成龙成凤,而且特别幸运的是总能遇到良师。老师们总是很器重我, 很鼓励我,所以我一直都很自信,自理能力也相比同龄人强一点。我觉得学校教育不仅是知识的累积,而且更是影响着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遇到一个好老师,比上 一个好学校更重要”
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中,梁茵都直率,说话都不带拐弯的。梁茵说:“这可能跟我小时候成长环境有关系吧。”
人生的一半归功于妈妈
小时候,梁茵就表现出艺术天赋和艺术感觉。
当梁茵走出北京军区幼儿园大门即将迈进小学校门的时候,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的一位舞蹈老师想让小梁茵入伍进团里跳舞,母亲觉得孩子太小没受什么教育会耽误孩子的一生就婉拒了。
在梁茵三四年级的时候,母亲带着她和表弟坐地铁去公园。年幼的表弟在车厢里又蹦又跳的,对面有一个乘客一直盯着看。母亲一边管束着孩子一边向对方道歉。最后这个乘客跟着他们走出了地铁口,并声称看上了小女孩想让她参加选拔空政文工团的芭蕾舞演员。
这下母亲动摇了,要是女儿真是跳舞这块料耽误的话就可惜了。因为当时孩子把跳舞当作一种乐趣,“那时候我已经练舞蹈练了5年了,当时就是觉得跳舞比写作业强,还可以穿漂亮的衣服。”
就这样母亲就带着梁茵去空政文工团参加考试了。结果到现场看着人山人海场景,母亲又退缩了,“妈妈一看说人太多了,这么多的孩子有多少人能跳出来,还是算了吧。”
不久,少年宫的老师让梁茵参加银河艺术团的考试,此举终于没有被家人反对,“我们家没搞文艺的,肯定没有遗传细胞,不过后来觉得我这么多年虽然谈不上艺术天赋但好象也表现出了那么一点艺术方面的优势,所以父母考虑走这条路可以让自己在以后的升学考试中多点优势。”
经过银河艺术团的打磨雕琢,梁茵身上的艺术潜质得到了充分释放。
从初中二年级开始,梁茵便参加了一些电视剧的拍摄。考入景山学校后,梁茵更是如鱼得水,“景山学校对个性的看中让我的中学时代过得更轻松”。由于离北京人艺很近,每有新话剧上演她都会场场不落,有时碰上好的话剧会看上两三遍。
“我不像我们大学同学那样对广院向往很久,我考广播学院是妈妈帮选的,因为家里人不愿意我去考中央戏剧学院,我又在普通院校里不知道选什么专业,广播学院算是我跟家长之间的折中。”就这样梁茵没有走进中戏的大门,而是走进了北京广播学院的大门。
“现在回过头来看我走的每一步都好象是妈妈牵着我的手帮我设计的,包括后来进凤凰卫视如果不是妈妈提醒我到了该去复试的时间,我可能就错失过进凤凰的机会了。”
梁茵说自己的“功名”一半来自妈妈的贡献,“不过妈妈从来没给过我压力和负担,她更了解我,说话做事也很有预见性,我大学一毕业她就送了我一只旅行箱。后来我果然拉着它跑遍了中国。”
然而现在让梁茵最感到难过和遗憾的是,在自己越来越多地收获着来自观众和同行赞许之时,病魔却在一天天侵蚀折磨着母亲。
尤其让梁茵感到心痛的是,母亲的坚强让她从来不愿把自己的苦痛让最亲近的人知道,母亲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我没事”。“妈妈很开通很坚强也很追求完 美,她在进行第一次化疗之后,因化疗反应过强,她坚持放弃。她不奢望生命的长度,但却追求生命的质量。但我知道,她更不愿意躺在病床上变成亲人的负担。”
“看到我工作中的收获与成绩,把我自己照顾好,都是对她最好的安慰。”梁茵说。
凤凰卫视是人生理想的梧桐
“凤凰带我飞入一个充满新奇和新知的广阔世界,我想把它告诉你!”《相聚凤凰台》两周年改版,凤凰卫视到当时的北京广播学院招聘外景主持人,机遇加幸运,读大学三年级的梁茵成了“凤凰”一员。
其实当时梁茵连凤凰卫视是一家什么单位都不知道,只是在中午吃饭的时候听一位男同学说凤凰卫视招聘主持人,许多人围在食堂门口看招聘告示。
梁茵在填写简历的时候遭受了打击:别人的简历一张A4纸都写不下,而自己的简历只写了三行半,“我有点气馁了,但清高的劲也就犯了,就把简历交给负责招聘的老师。当时老师的手里已经有厚厚一沓估计怎么着也有50来人的简历。”
交完表没多久梁茵就找老师要自己的表格,老师问她:你还考不考了?急于回家过周末的梁茵说下午还有事,能不能先考。老师说,好吧,你说说你的情况吧。
两分钟后,考完试后的梁茵感觉堵在心中的那口气彻底出了。到家不久,团委老师就电话通知她第二天下午去复试。
就这样,1998年的春天梁茵走进了凤凰会馆节目中心报道。“凤凰是一个给人以成长空间和想象空间的平台,在这里虽然有时会忙得连喘气的时间都没 有,一个人要当几个人用,拳打脚踢。但真的是眼前的红灯一亮,就要找到做主持人的最佳状态。我是没毕业就进凤凰,一直觉得自己小,现在很多的80后编导都 是我们这的主力,而我前面还有那么多知名的凤凰人,所以必须更努力。”
凤凰性格高洁,非晨露不饮,非嫩竹不食,非千年梧桐不栖。“虽然自己从没有想过要出名逐利,但是做主持人,不被人知道和认可就不算有成绩。舞蹈舞 台、话剧舞台,都曾是我的梦想,而凤凰卫视就是我更广阔的舞台。”谈及自己的现状,梁茵深有感触地说,“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我希望,每天 一睁眼都能享受到母亲的爱。这种爱不是记入书册刻成光盘印在心间,而是以我可以感触到的方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