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莉:慈善让人柔情似水

success_asanawoman14

采访徐莉时,她刚刚为吉林省妇联在延边贫困地区实施的一个“关爱母亲、共建家园”危房改造项目个人捐款60万元。

她说,每当面对被捐助人道谢,她都觉得自己更应该感谢他们,是他们让她发现,除了在事业上攀高登顶证明自己之外,人生还有另一重意义。

投身慈善 为了生命的充实

说起做慈善,徐莉说,这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做慈善是香港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遇到街上“卖旗”筹款的,大票子小票子放进去,无人论多少;参加社团公益募捐活动,十万百万捐出去,也没人道短长。

徐莉是吉林省港籍政协委员,也是港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妇女委员会主任、港区妇联代表联谊会名誉会长。职务就是责任,她把工作之余的大量时间投入到 慈善活 动中,探望长者,资助儿童,助残救灾……她关注港区的妇女儿童,也关注内地的弱势群体,经常发动港区会员为内地的灾区和贫困地区捐款。小到给学校捐体育器 材,大到为内地乡村修路……如果列出来,那是一份太长的单子。

不久前,徐莉得知吉林省妇联在延边贫困地区启动了一个“关爱母亲、共建家园”危房改造项目,没有丝毫犹豫,她个人就捐出了60万元。
延边的一些朝鲜族贫困家庭,家中常年只有女人和孩子,因为没有劳力,房子漏雨,只能简单加一层稻草遮盖。徐莉亲眼看到,厚厚的稻草一层又一层加上去,让已 经歪斜裂缝的房子更加不堪重负。然而走进这些女人的家,深深打动她的却不是贫穷,而是整洁,“房子里非常简单,一个大炕一只柜子一口灶,却干干净净,整整 齐齐!”勤劳,是她最欣赏的品质。天冷了,她真心想帮助这些勤劳的女人们建一个避寒的家。

她曾经去看过吉林省辽源市的一所小学,房子破旧,墙壁裂缝的地方糊着黄泥,孩子们围着一只煤炉哆哆嗦嗦地取暖。徐莉说她“看不过眼”,当即决定捐出20万元,和政府一起重建这所学校。

三层教学楼建好了,在举行落成典礼之前,有关人员征询她的意见,要不要冠名。徐莉的回答很干脆,当然不要,这个小学的名字叫龙福小学,男孩子长大了是条龙,女孩子长大了有福气,多好的名字!

还是徐莉的风格,做就做了,简单直接。

家长们见了她,给她鼓掌,不停地说谢谢你谢谢你,徐莉赧然一笑,谢我什么呢?在她,这不过是一件太平常的事。况且,她自己不是也在收获吗?那位她不 认识的 老奶奶,因为徐莉资助了她的孙子上大学,一见她就热泪盈眶;那位连夜从县里赶来致谢的女县长,说起当地的贫困状况,惹得徐莉在这个商场上意志如钢的人都落 了泪……

在工作中永远不会哭的徐莉,喜欢用“坚强”来定义自己的徐莉,为什么在这些人面前变得柔情似水,多愁善感?当慈善成为一种习惯,另一些人的命运遭际,另一些人的谦卑和感恩都在触动她的心灵,充实她的生命。

她说,也许从某种意义来讲,倒是她该感谢他们,是他们让她发现,除了在事业上攀高登顶证明自己之外,人生还有另一重意义。

success_asanawoman15

吉林省延吉市延边州关爱母亲﹑共建家园危房改造启动仪式

success_asanawoman16

探访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弯龙福小学

初入职场 成为办公室最受欢迎的人

从初闯职场,到成为南海航空货运(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二十多年间,徐莉不知道跨过了多少道关坎。她说,我的字典没有“退缩”二字。

1984年,徐莉考入东洋大学,来到日本留学。大学四年级,南海总公司到东洋大学招人,徐莉投了简历。

面试的过程很顺利,徐莉落落大方地表达了自己希望到大公司学习的愿望。那时,面试官还不知道,他们招来的是一个即将载入南海公司史册的人物。

进入这家有百年历史的大型跨国集团的第一天,徐莉就让这个公司的人对她印象深刻。

早晨上班,这个一贯内向沉闷的公司突然响起一个甜甜的女声,那是一串连珠炮一样的问候:早上好!早上好!从进门遇到的第一个人开始,穿过走廊,对所 有开着 的办公室门,左一声右一声,不需要回答,自顾自一路欢声。即使在座位上坐下,那声音都不肯停止,她要讲路上的笑话给同事听。

她是在宣布,中国的徐小姐来上班了!

“不管别人喜欢不喜欢,我就是为了让人家注意到我,如果总是默默无闻,大公司上上下下这么多人,谁理你一个最底层的小科员?”
她被分在海外事业部的中国室,从科长到科员全都沉默而谨慎,甚至约同事吃饭都是写个纸条递来递去。徐莉不喜欢这种气氛,她手脚麻利,干活飞快,一完成工作 就会大声问,今天中午在哪里吃饭?一起吃好吗?她去倒茶,会问所有人,你们喝什么?对方瞠目,赶紧说不用了不用了。徐莉的热情不容拒绝,没关系,我给你 倒,来杯茶好吗?

有人看不惯,婉转地问她,我想问你个问题,你讲话为什么那么大声啊?她心里明白这是批评,脸上却是无辜表情,你知道吗?我们国家大,我们家房子也大,讲话不大声点能行吗?再有人说她讲话大声不礼貌,她会无比错愕地瞪着人家,你是在跟我说话吗?化攻击于无形。
“笑”是天底下最能凝聚人的法宝,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互相讲笑话竟成了中国室的“文化”,徐莉成了最受欢迎的人,中国室也就成为公司笑声最多的办公室。终于有一天,徐莉的笑引起了上层的注意。

社长来办公室视察,员工们表情严肃地鞠躬,徐莉也鞠躬,但是她看着社长,笑。社长问,这位就是中国的徐小姐?怎么有那么好的笑容啊。旁边人就说,她就那样,天天都很开心的。

她立刻被调动,去为总公司的各种会议做翻译。无论是中国台湾的客户,还是新加坡客户,都得到她体贴周到的服务,她会为出门的客人写出详尽的交通指南和注意事项,客户的赞扬反馈到上层。当香港分部需要经理的时候,中国的徐小姐成为首选。

此时,不过是她进入南海总公司的第一年。

success_asanawoman17

留学日本时与同学合影
证明自己 登上行业巅峰

很多在海外的中国人都有被歧视的经历,因此他们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徐莉也需要向总公司证明,香港公司有她和没她就是不一样。

一进香港的办公室,她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一桌子的文件资料乱成一片,没有分类没有归档,她二话不说开始整理,进口、出口、海运、空运……条分缕 析,分门 别类。电话铃响,她抢先抓起话筒,把事情问清楚记下来,然后才告诉来电要找的那个人,是什么人,什么事。“这样他们接电话就知道要说什么了。”她不怕做所 有人的秘书。通过整理资料和接听电话,她用最短的时间把香港公司的业务状况摸了个门儿清,发现身为日资公司竟然没有日本航空公司的提单,要获得运输舱位, 得通过另一家公司。“人家货多的话我们的舱位就没有了,而且他们还要从中赚取利润。我们为什么不可以直接和日航签协议呢?”同事告诉她,拿这个提单要去 “拜”日航的好多部门,没个一年半载根本搞不定。

徐莉在做了充分准备之后,设法约日航公司的老总喝茶聊天。等一来二去成了朋友,她才像突然想起来一样说,对了,我们公司从你那里拿提单,行吗?对方 脱口而 出,行啊,怎么不行。她甚至没有把随身带的数据资料拿出来,就得到了这份令同行艳羡的提单。当日航公司宣布重新调整舱位时,吃惊的不只是日航的内部人员, 更有香港的业内人士。

女性在物流行业本来就遭人侧目,各种流言蜚语将徐莉包围。香港的“行业大佬”当面问她,我没读过书照样干这么多年,你读那么多书,做我们这行干什么?这是警告,她只能笑而不答。

别人的说法,她并不在乎,毕竟,她一举确立了自己在行业中的地位。

一年后,随着“MADE IN CHINA”的货物越来越多,她意识到更大的市场在中国大陆,在自己的土地上。她如鱼得水,没用总公司一分钱就创建了广州、上海、天津、北京、深圳、青岛 等六个货运分公司,仅上海一地,业务量就增长了数百倍。1995年,在她进入这家企业的第五个年头,她被总公司升任为南海航空货运(香港)有限公司董事 长,后来又兼任中国内地六家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再后来,她当了总公司的董事,成为这家跨国集团获得这一层级职位的唯一女性,而且还是个外国人。而在国际同 行口中,她是“东方凤”、“龙之女”。

一个朋友说,徐莉你怎么永远在起跑线上?刚跑完100米,又开始新的100米,没完没了,你累不累啊?

她还真不觉得累。“做货运这一行,像坐过山车,今天还有几十上百吨的业务量,明天就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少去三分之一,这些大起大落全是人生体验。”徐莉享受这个过程。

勇者无敌 以最快速度做到最好

北京香港马会会所。

徐莉简单化妆后,光彩照人地出现在摄影师的镜头前。向左稍斜,向右微侧,抬头,笑容开一些。一身衣服完毕,下一身,换首饰……拍摄封面的过程总是繁琐的,而徐莉的笃定就像一把快刀,削去所有犹疑的枝蔓,一组接一组地拍下去。

事情固然要做好,但以最快的速度做好才是徐莉想要的结果。

徐莉说这是家庭熏陶。在她父母的字典里,没有“婆婆妈妈”一词。还在她很小的时候,他们就给了她关于“效率”的教育。

她记得爸爸当年跟她谈话,最常说的是,嗯,这个问题谈完了,说下一个问题。没了?那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没有废话。

那年她去日本考大学,一口气报了三个学校,没想到第一场考试就遭遇东京的鹅毛大雪,交通瘫痪,要准时赶到考场只能放弃早饭,她饿着肚子,在积雪中奋 力拔出 脚,和拥挤的人流一起向前,她还是差点迟到。中午只休息一小时,面对偌大的校园,她没有时间穿越一个来回到外面买吃的,定定神,转身在自动售货机上一杯又 一杯地买咖啡……

那天,她是如此沮丧。

当天晚上,妈妈从广州打来电话。这一天的狼狈穿越电话线一股脑儿抵达妈妈的耳朵。妈妈听了不动声色,反问她,有人坐着爬犁去吗?哦,那倒没有。那就 是了, 大雪封路又不是针对你一个人的,每个人都一样,你状态不好,别人也不好,所以不要担心,下一次考试要把所有的准备都做好。

话不多,但每一句都是关键词,足以解开女儿心中的纠结。

妈妈的信其实写得很多,两页甚至三页,只是从不铺排温情,那会削弱人的意志,妈妈更愿意给女儿力量。语言不通,买根针都不知道去哪里?每个人出去, 都会有 语言障碍,都会有和当地习惯不同的问题。你要明白自己的目的是什么,你是去学习的,不光是从书本上,还要从生活中。你完全可以去问周围的同学借一根针……

下一次来信会问:上次说的那个问题解决了没有?

二十多年后,穿过泪眼回望,那一封封龙飞凤舞、不肯过多儿女情长的信,带给她的是一份一生也用不竭的厚礼,那就是 “勇气”——不需要百转千回,只需要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