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滢:微笑之心体味生活

huangyin

黄滢,内蒙古人,中华全国工商联金银珠宝业商会秘书长,高级心理咨询师。历任《中国科学美容》杂志社编辑部主任,《中华美容化妆品》总编

,北京医科大学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校长,中华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业商会秘书长,中日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中方总代表,中联华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本文由海汇润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特约刊出)

白天,黄滢满脑子装着商道与管理经,一到晚上,马上化身妙笔生花的忧伤诗人。

两种天壤之别的逻辑思维,黄滢曾经兼具十年。时至今日,虽然她已不再轻易沉浸忧伤,但说话依然轻言细语,与头衔中“珠宝”字眼所折射出的张扬,形成鲜明反差。

如果不是连续两次经历锥心之恸,黄滢现在或已荣膺教师翘楚。但现实未遂人愿,上世纪90年代初,她还没从“小女孩”的身份脱茧,便背负沉重压力和巨大伤痛只身闯京。

浪迹京城近二十年,虽然职途顺风顺水,但内心被撕裂的伤口仍未痊愈。几位闺蜜每每谈及她的往事,无不用词“坚韧”,而她执意修改“是坚强”。直到现在,依然鲜有人理解黄滢心中坚韧和坚强的真正区别,但有一点早成共鸣,“她浑身充满故事”。

职途一马平川

如果有一天,我真的买了“紫毒”,一定不会改变她的名字。但是我希望自己这一生都不要有买她的心情。——摘自黄滢《香水心情》

2010年岁末,黄滢履新中华全国工商联金银珠宝业商会秘书长。

公开资料显示,该商会成立于1995年,其职能被描述为“沟通协调,规范自律,维护会员合法权益,为会员服务,同时还是会员与政府之间的纽带和国际交流的桥梁”。

新官上任三把火。黄滢首先用区别对待的原则重新“捂热”人脉资源:对于传统会员单位,借用春节过后的年会良机,找到他们的兴趣,然后由商会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对于新生代翡翠珠宝商,则通过聚集培训的途径建立往来。

其实,跨进金银珠宝商会门槛不久,黄滢就窥探到一个潜机:现在许多年轻珠宝商因从小在工厂干活,文化程度偏低,但与石头结缘多年,实战经验堪称“专家”,不过欠缺理论知识。于是,黄滢建议与清华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金银珠宝理论培训。

思维敏捷的特质,黄滢在她更早的经历中就已初露锋芒。

1993年初,从师范大学毕业的她,被分配到一所中学教书。虽然薪水微薄,但毕竟兴趣所致,日子一直伴随着激情四射的讲台快乐流淌。可造化弄人,同为教师的继父在此期间去世,当地卫生系统和学校对于父亲医疗费用的冷漠,让她毅然决定辞别教职。

初来北京,黄滢任职《中国科学美容》杂志普通记者。仅过两月,她升任责任编辑;再过四月,担任编辑部主任,成为该杂志社当时最年轻的“干部”。对于这段经历,黄滢在自传文章中写道:“好在我本性谦虚好学,为人憨厚大度,用白水一样的精神将周围的嫉妒之火逐一浇灭”。

四年之后,“白水”一样的女孩黄滢职途突拐,辞掉副主编职务,接手一家大学濒临破产的三产培训学校担纲校长。好听的称谓背后,却顶着巨大的财务压力和繁琐的忙碌。颇感欣慰的是,一年下来,黄滢带领学校冲出重围,同时挖掘到“拯救家庭的第一桶金”。

几年历练,黄滢的思维逐渐从“文”转“商”,因业绩显著,获得圈内不少精英赞赏。正因为如此,一次偶然的机会再次改变了黄滢的职业道路——受邀担任中华全国工商联美容化妆品业商会秘书长。该岗位要求她必须拓宽视野,站在整个行业的高度思考和决断。

显然,又一次高难度的挑战摆在眼前。

现在回头看,黄滢无疑再次锦上添花。任期内,策划多个务实主题,吸引业内企业活跃参与各种活动和会议,真正发挥商会的“纽带”之用。当然,这些努力对她自身也影响至深,“因为接触各个层面的人,锻炼了原本羞涩的我,渐渐能在很多场合侃侃而谈”。

事实上,正是这段显赫履历,让她受到金银珠宝商会的关注,并被多次邀请加盟。不过,尽管悲伤的往事已过多年,而且职场一路顺风,却没有冲抵黄滢内心的隐痛。

生活酸甜苦辣

我们都知道,那灿烂的、暖暖的笑容,曾经如何地悸动人心。可是,那些心里无需有太阳的岁月,还能轮回吗?——摘自黄滢《生命负伤之处》

进入黄滢的内心,有两个人物很关键:一是继父;一是小弟。

从常理上讲,年仅两岁丧父的黄滢是不幸的;但她又算幸运的,十岁时遇到“喜欢你们两个孩子胜过喜欢你妈妈”的继父。

至今黄滢依旧清晰记得,在星星满天的夏夜,她和弟弟给继父摆好花生豆和小酒瓶,搬着板凳坐在院落,听继父讲他的传奇经历。后来,家里又添了个小弟弟。可是,当度过十年苦难的家庭刚刚通往幸福时,噩耗传来,曾经给几个孩子讲故事、教小提琴的继父突然病故。

好不容易盼来的父爱戛然而止,加上与学校关于父亲医药费用的纷争,内心被寒流侵袭的黄滢决然逃离教岗和那片伤心的故土,带着“拯救家庭”的信念南下北京。没有想到,几年后一场更大的悲恸迎面而来。

就在黄滢刚刚化解培训学校的债务危机,生活开始出现起色,并准备购买房子接小弟到北京读书之际,晴天一声霹雳,年仅12岁的小弟猝死于学校意外倒塌 的国旗杆下。“我之于小弟弟就像一个小母亲呀”,在黄滢的自传文章里,她这样描述自己对小弟的深情,并且句末划上全文难得一见的感叹号。

黄滢关停了学校、停止所有工作和交往。被痛苦撕裂的黄滢每天用笔头悼念继父和小弟。几十篇散文和诗歌伴随眼泪而出。一篇题为《永不再探视》的文章写 道:我静静地看着他们,却只看到老人的背影和小孩一步一回头的面孔,没有笑容,没有哀伤。仿佛一切真的是命中注定。我将自己的最后一滴眼泪,郑重的放在天 堂与地狱的分界线上,用最后一次撕心裂肺做这次永久地判决。然后,离开这里,永不再探视。永不再探视

“沉沦”日子悄然递增,黄滢内心的伤口却始终没有结痂。直到有一天,被她称作为“救命稻草”的爱人闯进她的生活。从此,她才渐渐找回丧失到遗忘的“快乐”。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她的职途才重回正轨,受邀接任美容化妆品业商会秘书长。

用平静之心体验生命

对于我,生命的真谛就是微笑着平静地生活。培养自己拥有平静快乐的生活能力是我一生的追求,将平静快乐辐射给身边的人,是我一生最美丽的愿望。——摘自黄滢《微笑着,平静地生活》

极度忧伤后的黄滢,把人生悟得更透。最显著的表现莫过于真正深刻理解“珍惜”。“我心里情不自禁就愿意为亲情和友情舍弃自己的东西”。而且她认为,恰恰正因为自己珍惜,同样能够收获珍惜。

以前多少有些内向的她,变得愿意与朋友沟通联络;以前看着观点不同的人就躲着,现在却善于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用她自己的话说:有人说曲折的人生,会把人心变冷变淡。我却能清晰的感觉到内心的热流。

做过编辑和心理咨询师的黄滢,至今依然热爱阅读和写作。值得一提的是,关于阅读,还曾经诞生过一段“诙谐”。

“之前我们有个女子读书会”,话刚开头,黄滢就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原来,由于她从事美容化妆品商会工作,结识的朋友大部分为女性,于是冒出主意与朋友成立一个“女子读书会”,借此机会邀集好友相聚看书聊天喝咖啡。

初期人数很少,大家还正儿八经聚会交流读书心得,时间一长,人越来越多,其中一部分人并不常看书,只是好奇想参与。慢慢地,受其影响,她们每次聚会 的名称不变,但地点却换到了购物商场或卡拉OK。一次她爱人晚上打电话来嘘寒问暖:你们读什么书呢,看到这么晚?黄滢老实交待:在卡拉OK读歌本。后来读 书会自然就散了。

对于黄滢的印象,朋友圈内提及最多且最被称赞的还是她坚韧的性格。在朋友看来,黄滢跟藤条一样,看上去很软,却很有劲——哭起来时稀里哗啦,平常却 有板有眼,再大的压力也敢于独自担当。早在大学毕业时,老班长就给她留言:温柔的你有着坚忍不拔的毅力;善良的你拥有不动声色洞察秋毫的能力。

不过黄滢却认为,用“坚强”来表述自己的性格,或许更为准确,尤其孩子降生后,觉得任何事情都不能把自己打倒,“我就是孩子后边的一座山”。

换句话说,风平浪静反而更易换来愉悦。“我希望活得充实、踏实,妈妈以前跟我讲,你将来工作了要保证晚上睡得香,对自己一天做过的事情感到坦然、无愧。至今我一直把它当作我的生活信条。”谈及此处,黄滢一脸严肃。

有关价值观,从她《微笑着,平静地生活》的文章开头同样可见一斑:当我经历了生命中的生死离别,终于发现这平静的生活让我天天收获着、快乐着,也烦恼着,有时还忧伤着,试着用一颗平静的、微笑的心去体味生命种种,就像一杯白水,不渲染却最解心渴。